ARTICLE
文章
孩子与学校老师发生矛盾,有心理咨询师竟鼓励孩子登报维权?
近期,接待一个公益个案,很多信息值得反思。
某中学初二学生,一个月前坚决不去上学,到了校门口拒绝下车,理由就是——要父母去找小学数学老师道歉。

时隔3年,他为何放不下此事?咨询室里一段对话暴露了真相……
小明:“我就是故意不上学,就是要让你们去找那个老师,我就是要他给我一个道歉,哪怕打个电话也行,我就是要他口头一个道歉,这么简单的事情,你们(指父母)就不帮我!”
爸爸:“我们不是不帮你,我们去叫他道歉,他不愿意,我们能怎么办呢?不可能强迫他啊。”
小明十分愤怒地说:“你们看看,他们就是这个态度!你们从来都不支持我!我以前被老师当众羞辱的时候,你们说什么老师是为我好,你们就是不相信我。XX心理咨询师都说了,我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学校搞出来的,他鼓励我勇敢去找学校理论,叫我去登报维权”(这是什么心理咨询师啊?违反职业伦理道德,介入事件出谋划策,且是这样的主意,打着帮助孩子的幌子,实际上根本不明白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?)
爸爸:“我们想登报,人家报社愿意才行啊,这不是我们说了算。这个XX咨询师教坏小朋友了。”
小明怒目而视:“你们就是这样,就是不管我,害得我现在这样。”
我赶紧出手安抚双方情绪,我对着夫妻俩说:“你们觉得孩子想要的是什么?”
妈妈:“他就是想要小学那个老师道歉。”
我:“不,表面看是这样。刚才小明表达诉求时,你们夫妻俩的关注点放在了——评估事情是否可行?你们在关注事件,而小明用不上学来逼你们夫妻呈现——爱我、支持我的证据。结果你们去关注事件是否可行,小明的大脑就得到一个答案——父母不支持我、不爱我。这才是愤怒的根源。”

夫妻俩恍然大悟,我继续解释:“小明仅仅是想得到你们的态度,证明你们爱他,并非一定在乎那件事,逼你们处理那件事是用来考验你们的素材。”
有意思的是,当我揭示出小明的心理真相时,他的情绪立刻缓和下来。
我又对小明:“你要想父母证明爱,一定要用不上学的方式逼他们么?你要相信,爸爸评估事件也只是想保护你,避免你受伤。你们是一家人,大家彼此支持,和学校去沟通交流,同时继续学业,两者并不矛盾,争议可以靠沟通去解决,一家人一起承担风险,输赢就不重要了,收获了亲情。”
小明居然点头表示同意。

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
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
END
公司简介
郝东教育团队致力应用心理学研究,提供家庭教育培训、咨询,学校心理健康项目定制、教师提升、学生能力培养等服务。团队带头人郝东教授拥有30年的家庭教育从业经验,服务200多万人次,积累10万余个教育案例,受聘政府部门、企业单位、学校,担任讲师、顾问。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,竭诚提供优质服务!
公司地址

郝东教育助手
公司地址: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二路林润智谷5号楼1401-2号
邮箱:haodongedu2021@163.com
地址: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二路林润智谷5栋1401-2
电话:0769-26627586 18128573089